企業(yè)文化
馬家圩安營扎寨拉開創(chuàng)建的序幕 ---新洋農(nóng)場歷史陳列館解讀之二
2016-01-14 20:26
作者:
胡正行
1952年11月,李柯平、董國忠、萬邦賢、王震、王厚育、尹殿生、叢永煥、朱世昌、劉正修、安鳳寶、孫潤秋、楊阿祥、楊錦昌、沈之留、張文彬、張錦榮、張耀德、陳云龍、陳亨才、陳良劻、侍尚勤、周偉、周其昌、龐佩蘭、居瑞燕、夏耀璜、顧耀卿、郭香亭、高思泉、高錦華、徐春海、徐勇達、梁芳、嵇孝禮、潘安仁、薛階臣等36位同志,受命于江蘇省公安廳組成先遣隊首先來到黃海之濱、黃沙河畔安營扎寨籌建新洋農(nóng)場。
“馬家圩”是地勢較高的圩堤,成為新洋農(nóng)場創(chuàng)建時場部的臨時駐地?!榜R家圩”原址在今場部以南約800米處,東自二大隊南原黃海公路,西至原一大隊9九號田南端,是一條約2公里長的土圩子,寬窄不一,高1米左右。“馬家圩”名稱有歷史典故:20世紀30年代,蘇北名人馬玉仁(其出身貧寒,從軍后作戰(zhàn)勇敢,先后在袁世凱、曹錕、段祺瑞、馮玉祥手下任軍事將領。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被蔣介石偉人為“蘇魯戰(zhàn)區(qū)第一路游擊司令”,與日軍作戰(zhàn)10多次,斃敵80余人。1940年1月與日寇激戰(zhàn),戰(zhàn)死疆場,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追認其為陸軍中將。)在草灘之地千頃,組織人力在這里圍墾植棉,筑了土圩子防海水倒灌,結果棉花沒種成,留下了這條土圍子,被百姓稱之為“馬家圩”。農(nóng)場初建之時,利用這片草灘上唯一地勢較高的土圩,搭建了一溜數(shù)排住宿的“三角棚”和幾幢辦公、就餐的茅草房,成為場部的臨時駐地。1955年填溝平圩,使條田連接起來,舊跡蕩然無存。
在馬家圩安營扎寨,拉開了新洋農(nóng)場創(chuàng)建的序幕。
圖為按當年面貌復原的馬家圩小樣。
相關新聞